吟游诗人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1章 太学之行,图穷匕见,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吟游诗人渺,菊香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董昭的陪同下,张昊来到城中太学。

拥有后世眼光,张昊自然不会让太学里的授课内容只是经学。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前的百家争鸣,才是张昊所希望见到的。

“陛下,这是太学中所有学子的名单以及其出生背景,请您过目!”

蔡邕年纪大了,虽然名义上仍然负责教育问题,但有关太学的事务实际上由眼前将名单递给张昊的阮瑀负责。

而阮瑀,曾拜蔡邕为师,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之父。

当然,

这个时候的阮籍同样还没出生。

董昭、阮瑀作陪,张昊一边看着名单,一边顺着阮瑀的介绍向学堂中的学子看去。

“陛下请看,那个体格健壮的学子,是太史慈将军之子太史享!”

“太史享旁边那个,是徐晃将军之子徐盖!”

“还有那个...与太史慈将军同郡,今年十岁,名叫王基,品学不错!”

“靠窗那个...年岁比王基还小些,名叫郭淮,尤喜军略,并州太原人氏,其父郭缊现为雁门太守!”

“......”

众人一边前行,阮瑀一边为张昊介绍学堂中或是大夏文臣武将的子嗣,或是自身才学杰出的学子。

而张昊同时也在往名单上的名字看去,其实上面还有部分人是阮瑀没介绍到的。

比如之前打下关中时任命的河东太守杜畿之子杜恕也在名单上,不过杜恕不算出名,他那还未出生的儿子杜预才出名。

是魏晋时期与羊祜、陆抗那一批人处于同一水准的战略家,单论年龄姜维、郭淮、邓艾则比他们稍大一轮。

一边走,一边看,众人很快来到学习工匠技术的学堂。

阮瑀抬起手来,指向室内。

“陛下请看,那人便是马钧!”

张昊顺着阮瑀的指向看去,学堂内靠前几列,中间位置的学子中有一位身形单薄的少年正专心致志地听着台上的大匠授课。

“陛下,要将马钧叫出来一见吗?”

“不急,待授课结束再见也不迟!”

张昊拒绝了阮瑀的提议。

这时,

有侍卫将一男子带到张昊面前,随行的董昭立即解释道:

“陛下,此人就是陪同马钧从右扶风一路前往邺城的男子,不久前因功获得上造一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乔木叶落去